当前位置:主页 > 洛丽塔情结

同是吃嫩草,为啥贾珍抱得美人归,贾赦却碰了一鼻子灰?

《红楼梦》里,除了贾政,贾府的老爷、少爷们大多有个毛病:好色。当然,表现是各式各样:贾宝玉追着女孩儿献殷勤,贾琏家花不如野花香,贾蓉胡天胡地,百无禁忌。贾环条件太差,选择太少,暂且不提。最令人不耻的是贾珍和贾赦,老牛吃嫩草不说,吃相还难看,一个觊觎母婢,一个乱伦儿媳,是红楼梦里少有的全黑人物。

虽然都黑,这二人的荒唐之路还是有区别的。贾赦找鸳鸯碰了一鼻子灰,贾珍和秦可卿却成了既成事实。都是贾府的老爷,究竟差在哪儿呢?

俗话说,一个巴掌拍不响。即使都是老牛吃嫩草,贾赦和鸳鸯,贾珍和秦可卿,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某种意义上说,前者是强扭的瓜不甜,后者却有点两情相悦。不信?今天就来简单捋捋。

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

01贾赦 Vs鸳鸯:一个心思龌龊,一个宁死不屈

先听听贾赦是怎么派出邢夫人“勾搭引诱”鸳鸯的:“你这一进去了,进门就开了脸,就封你做姨娘,又体面,又尊贵。过一年半载,生下个一男半女,你就和我并肩了。”

俗话说的好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。贾赦虽然老迈昏聩,好歹是个世袭的一等将军。在那个年代,要什么年轻漂亮姑娘没有,干嘛偏要老虎嘴上拔毛,惦记自己母亲的婢女?鸳鸯若是绝色也好理解,色令智昏嘛,偏偏不是。文中说鸳鸯“蜂腰削背,鸭蛋脸,乌油头发,高高的鼻子,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”。好吧,怎么看都称不上漂亮,就算有首席大丫鬟的气质加持,也就是个“耐看”的中上之姿。贾赦派出邢夫人又“封官”又“许愿”的图啥?

①动机不纯,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!

还是回到邢夫人对鸳鸯说的那几句话。第一重意思:做姨娘。其实后来鸳鸯的哥哥金文翔说的更清楚,是“当家作姨娘”。彼时贾赦家里当家的是邢夫人,而邢夫人是个“婪取财货为自得”的人,这样的人肯定是当不好家的,贾赦也应该早有不满。而鸳鸯在料理家事、待人接物方面是公认一把好手,贾母的饮食起居被她安排的妥妥帖帖。娶了鸳鸯,既能撑门面,又能持家,贾赦自然一万个乐意。此其一。

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情结

第二重意思:“过一年半载,生下个一男半女,你就和我并肩了。”贾赦膝下并不繁盛,只有贾琏、贾琮和迎春,贾琏也只有一个女儿巧姐,连个孙子都没有,邢夫人又无所出。鸳鸯样貌虽然不拔尖,性情才能却是一等一,又正值年轻体健,如果能生个儿子,子肖母,自然比外面的姑娘生的强多了。可见,贾赦觊觎鸳鸯,多多少少是奔着改良后代去的。此其二。

还有一重隐含的意思:鸳鸯是贾母身边首席大丫鬟,贾母离了她“连饭也吃不下”。贾赦素来觉得贾母偏心,让掌家大权旁落到贾政一家,总想找机会“找回场子”。如果把鸳鸯拉到了自己阵营,既可控制贾母,又可以打压贾政夫妇,挽回点儿面子和权利。何况鸳鸯还掌握着贾母的“体己私房”,更是贾赦觊觎已久的东西。此其三。

可见,贾赦惦记鸳鸯,动机相当不纯。除了好色,还好财,好权,好子嗣,龌龊心思一大堆。而这点龌龊心思在人情练达的鸳鸯和世事洞明的贾母面前,那是一目了然。于是,这主仆二人联手让老色鬼碰了一鼻子灰。

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

②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

说完了贾赦,还得说说鸳鸯。毕竟,如果鸳鸯是像迎春一样胆怯懦弱、逆来顺受的姑娘,贾赦再怎么糟糕估计也能得逞。

但鸳鸯不是。论战斗力,鸳鸯绝对能在红楼梦里排到前三。她既像尤三姐和晴雯一样刚烈无畏,又比她俩多了智慧谋略。再加上背靠着贾母这尊“大佛”,斗贾赦还是很有底气的。当然,身份是短板,但是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面对死都不怕的鸳鸯,贾赦还真就下不了嘴。我们来看看鸳鸯当时是怎么做的:

可巧王夫人、薛姨妈、李纨、凤姐儿、宝钗等姊妹并外头的几个执事有头脸的媳妇,都在贾母跟前凑趣儿呢。鸳鸯喜之不尽,拉了他嫂子,到贾母跟前跪下,一行哭,一行说,把邢夫人怎么来说,园子里他嫂子又如何说,今儿他哥哥又如何说,“因为不依,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,不然要等着往外聘,我到天上,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,终久要报仇。我是横了心的,当着众人在这里,我这一辈子莫说是‘宝玉,便是‘宝金’宝银’‘宝天王‘宝皇帝,横竖不嫁人就完了!就是老太太逼着我,我一刀抹死了,也不能从命!若有造化,我死在老太太之先;若没造化,该讨吃的命,伏侍老太太归了西,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,我或是寻死,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!若说我不是真心,暂且拿话来支吾,日后再图别的,天地鬼神,日头月亮照着,从嗓子里头长疗烂了出来,烂化成酱在这里!“

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

无论哪个年代,对于男人三妻四妾,女人都是深恶痛绝的,尤其是正室夫人。所以看到家里家外的正牌夫人都在,鸳鸯喜之不尽,正好告状。一张嘴就把前因后果,包括贾赦对她的诬陷交代得清清楚楚;最后以身家性命立下重誓,表白了服侍老太太一辈子的决心。再辅以剪头发的行动,一下子就把贾母带入了情境。至此,贾赦是注定偷不着鸡反蚀把米了。

其中,有个细节必须要提:贾赦诬陷鸳鸯惦记“少爷们”,不但说了宝玉,还说了贾琏。但是鸳鸯在贾母面前只提了宝玉,并没有说贾琏。有人说这是因为鸳鸯心虚喜欢贾琏。开什么玩笑,那时候命都顾不上了,哪还顾得上喜欢。鸳鸯不提贾莲,就是因为王熙凤在场。想想,当着人家媳妇的面说你那男人送给我都不要,这得多尴尬。但是说宝玉就没事了,宝玉没成家,也不在乎这个。

看,即使在危急关头,鸳鸯也还是四面八方考虑的非常周到,为自己最大限度争取支持,不树敌。这就是贾母身边首席大丫鬟的风采,难怪看不上贾赦。

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

02、贾珍vs秦可卿:一个情真意切,一个半推半就

还是先来说说动机。贾珍对秦可卿是否有真情?其实仔细读书的话,很容易找到答案。

①贾珍对秦可卿有真情

贾珍占有儿媳秦可卿,那是乱伦。但书中写贾珍贾蓉父子素日有聚麀之诮,啥意思?就是贾珍贾蓉这对“禽兽”父子经常共占女子,有这个爱好。所以,跟他俩有不伦关系的绝不止秦可卿一个,光我们知道的起码就还有尤二姐和尤三姐吧。

秦可卿、尤二姐、尤三姐,这三个女子都和贾珍有不伦的关系,最后都是自杀而亡,贾珍的反应却截然不同。秦可卿死了,贾珍大办丧事,“”如何料理,不过尽我所有罢了!”哭得那叫一个凄惨,拐棍都拄上了,恨不得替秦可卿***。尤三姐死了,“尤老娘和二姐儿、贾珍、贾琏等俱不胜悲恸,自不必说,忙令人盛殓,送往城外埋葬“。尤二姐死了,“那日送殡,只不过(尤氏)族中人与王信夫妇,尤氏婆媳而已”,贾珍连面都没露。

如此看来,在贾珍这个睡人无数的老色鬼心中,秦可卿应该算是挺特殊而且有感情的一个吧。

也有人说,贾珍那是对害死秦可卿心怀愧疚。啧啧!这可太高估这个老色鬼的道德感了。柳湘莲怎么说宁国府?除了门口那对石狮子,没有一个干净的!身为宁国府的当家,贾珍若是会“愧疚”,恐怕早就愧疚死了。所以这里不是愧疚,而是不舍。与贾赦的几多龌龊心思不同。贾珍对秦可卿还是有几分真情的。

而且,当时贾珍也就30多岁,又是宁国府名副其实说了算的当家,怎么看,都胜过60多岁的贾赦几筹。

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

②天生丽质难自弃,聪明反被聪明误

乍一看,秦可卿比鸳鸯强势,身为主子,有老公和娘家可依靠。其实则不然,秦可卿的父亲叫秦业,是个穷困潦倒的营缮郎,连儿子的学费都拿不出,秦可卿又是抱养的,还指望着攀附贾家的势力拉扯儿子念书,完全指望不上。丈夫贾蓉在贾珍面前就是个跟班,唯唯诺诺,动辄得咎,还有“聚麀之诮”的恶趣味,不给贾珍当帮凶就不错了。

所以,秦可卿的处境还不如鸳鸯。毕竟鸳鸯还有贾母可以仰仗。

关于她与贾珍的“奸情”,我们相信,在这场道德与欲望,强权与伦理之间的斗争中,秦可卿是纠结过的,毕竟是背德之事。但肯定没像鸳鸯那样鱼死网破激烈的反抗,不只不激烈,有可能还是半推半就。证据如下:

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

第一,文中牵出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之恋,是由焦大那段著名的叫骂:“那里承望到如今这些畜生每日偷狗戏鸡,爬灰的爬灰,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,我什么不知道?”

连焦大这么一个不受重视的下人都知道爬灰之事,说明贾秦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段时间了。但此时的秦可卿并未得病,是有说有笑的一个少奶奶,话里话外甚至还带出几丝春风得意来。如果一直被贾珍强迫,绝不可能是这种精神面貌。

那有没有可能秦可卿就是个寡廉鲜耻而且内心强大的人呢?书中说秦可卿看个病都怕失礼,一天换几次衣服,可见是极要面子、不肯落人口实,寡廉鲜耻的说法站不住脚;再联系到后来事情败露秦可卿生病自杀,说明她的心理远远不够强大。

所以,唯一的可能就是,她是真的在这场不伦之恋中投入了感情,而且从中得到的情感慰藉压倒了道德羞耻。当然,前提是别人不知道。

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

第二,秦可卿病了之后凤姐去探望,她拉着凤姐儿的手,说了这么一段话:“这都是我没福。这样人家,公公婆婆当自家的女孩儿似的待。”

脂砚斋版本,此处侧批是“正写幻情”,也就是说秦可卿旁敲侧击地表达了贾珍待她好。如果她真对贾珍有怨言,压根不必提自己和公婆的关系。所以,怎么看秦可卿都不像对贾珍有怨言的样子,更不像敢怒不敢言的样子。

第三,秦可卿死后给凤姐托梦,告诉她贾家日后必败,让她趁着有钱买房子置地供给宗庙和家塾,因为这两样产业即使抄家也不会被没收,可以庇护子孙安身立命、东山再起。

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,试想秦可卿若是被贾珍逼迫致死,那应该巴不得老贾家早点完蛋,贾珍早日归西。怎么会在死后跑来给王熙凤托梦,口口声声都是为了贾家繁荣昌盛呢?

拼着背德跟贾珍乱来,出事后不惜一死,死后还为贾家筹谋,如此看来,秦可卿对贾珍不但有情,还甚是情重呢!

洛丽塔感情_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

至于这种感情从何而来,有人说是恋父情结,有人说是洛丽塔情结,还有人说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,这就见仁见智了。与各种“情结说”相比,我更倾向于这个解释:

绝色外表和温柔气质掩盖下,秦可卿其实是个最要强不过的聪明人。因为要强,她忍受不了像尤氏那般怯怯懦懦的过日子。但是宁国府上下都是一双势利眼,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立足,攒人品根本没用,只能为自己找一个靠山。老公和娘家都指望不上,只有贾珍的抬举才是她的希望。于是投奔贾珍便成为无奈又心动之举。

至于说,难道她没想过事情败露的下场吗?当然想过,但坏就坏在秦可卿太聪明了。憨直之人做抉择基本是凭一时心情,像晴雯,与宝玉一言不合立即翻脸;聪明人则不然,一步百计,什么都要算计了去。看似周全,有时候反而舍本逐末失了本心。看看这几年落马的贪腐官员就知道了,多少名校高材生,多少先进楷模。秦可卿也是这样,阖家上下都打点周全,却把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法则放在了一边。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
洛丽塔情结产生的原因_洛丽塔情结_洛丽塔感情

03殊途同归,都是“吃人社会”的牺牲品

秦可卿刚一开篇就死了,鸳鸯抗争地轰轰烈烈,最后还是给贾母殉了葬。面对强权,顺从和反抗的结局没有任何不同,都难逃一死,无救无解。

再深想想,不止秦可卿和鸳鸯,还有尤三姐尤二姐,甚至以宝钗之能力见识,也只能看着薛家在薛蟠手中一步步败落;以探春之胸襟手段,也只是在怒极了的时候悲愤嘶吼;以元春之金枝玉叶,也难免为政治斗争殉葬。这些闺阁女子空有一腔聪明才智抱负,哪怕出身高贵站在金字塔尖上,在那个年代都只能坐受命运摆布,沦为吃人社会秩序的牺牲品。通通无救无解。

这可不正是“千红一哭、万艳同悲”吗?这一刻,曹公的悲悯,多少懂了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